你好游客,欢迎光临钣金网!   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   收藏本站   设为首页  注册 | 找回密码
  • 求购
  • 供应
  • 资讯
  • 人才
  • 公司
  • 展会
您所在的位置: 钣金网 > 人才 > 职场策略 > 内容
 
这3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,绝对不可取!

来源:--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5-07   浏览次数:322

看过一部TED的演讲,一个美国高管讲了自己在日本一家茶馆的经历:她点了一杯绿茶,并按照自己的习惯,要求加糖。

侍者很吃惊,说:“绿茶是不加糖滴。”

这位美国女高管不高兴了,我就喜欢绿茶加糖,怎么着了。侍者只好向大堂经理汇报。商量了一会儿,大堂经理走过来,很客气地说:“对不起,本店没有糖。”

美国女高管只好换了一杯咖啡,令她哭笑不得的是,店家这回奉上精致的糖罐。

美国女高管讲了这段经历后,作了一个自作聪明的解释:在东方文化下,人们喜欢遵从社会规则,而不习惯拥有选择的权利。

图片

(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。——刘慈欣《三体》)

事实上,只要她愿意放下那些美式偏见,多多理解日本的茶文化和“匠人精神”,她就应该明白,你有你对口味的偏好,我也有我对传统的坚守。这才是她得不到加糖绿茶的真正原因。

认为只要给了钱,母鸡也可以下鸭蛋,这是第一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。

音响发烧友中有一个词,叫“木耳”,就是那种不太能分辨声音的细微变化的人,这是玩音响的死敌。

有一种奇怪的理论,说音响之间的差异,人耳根本分辨不出,都是心理作用,是商家的营销噱头,还举出一些盲测的例子。

我就说一个着名的盲听实验,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AES年会上,测试目标是分辨两个声音是否出自两台风格差别很大的HiFi放大器。表面看,3000多个测试结果的正确率为52.3%,只瞎蒙高出2.3%,好像是验证了上面的说法?

但如果仔细分析结果,你会发现,7次听对6次以上的人,都是业内大腕。

大部分人都能通过多听,甩掉“木耳”的帽子。除了一种人——自己是木耳,就觉得木耳才是正常人,就觉得别人都在装逼。就好像自己是个色盲,就怀疑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颜色。

越是专业的东西,越难以理解。尊重专业,就是对自己对不理解的东西,抱有学习、而不是敌视的态度。

反之,看到自已理解不了的东西,就怀疑别人是在忽悠自己,这是第二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。

以前在广告行业时,服务过一个知名的品牌客户,一个项目每次都要我们准备几个方案,这倒也没什么,但他们又无法判断这些方案优劣,最后的办法是投票,叫上一帮不相干的人,一人一票,倒也公平利落。

你见过哪一个好广告是投票投出来的?所谓投票,就是去掉“好看的东西”,再去掉“难看的东西”,最后选出一个“好难看的东西”。

在不专业的广告客户心中总有一些万能方案:形象老化——换包装,扩大市场份额——渠道下沉,争取年轻消费者——找鹿晗代言,贴近消费者——开个微信公众号……,以此证明他们的工作效率有多高。

对他们而言,消费者都是人云亦云的低能儿,广告公司就是一个执行者,他们的要求就是——得有个东西。他们付出的广告费的唯一作用就是把消费者赶到竞争对手那儿。

有个东西就好了,背后的潜台词是,没有必要为不一样的东西买单——这是第四种不尊重专业的态度。

IBM总裁曾说:五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市场。

默片时代的电影大王哈里华纳曾说:没有人喜欢听到演员发出声音。

一战时的协约军总司令曾说:飞机是很有趣的玩具,但没有军事价值。

这些牛人都是在自己最精通的领域内犯下了不尊重专业的错误,可想而知,我们普遍人得出错误结论的机会有多大了。

大多数错误判断都源自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慌,为了安慰自己脆弱的小心脏,唯有用已知的知识硬套未知的东西。

“我过去用过的好东西”是“更好的东西”的最大敌人。无论是坚持传统的品质,还是不断追求高标准,亦或是突破原有的思路,都是专业人士在和自己赛跑。

而对专业的尊重,其实是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。

  分享到: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,请联系 banjinwang@163.com,我们将会马上删除文章。
 
同类企业学堂
[职场策略] 19种让HR们最无语的员工离职方 03-29
[职场策略] 最该学习的职场习惯是什么? 12-03
[职场策略] 人生的差别只是 “做完”和“?/a> 05-07
[职场策略] 3招教你如何跟强势的同事沟通?/a> 05-07
[职场策略] 成大事必须依靠的五种人和十种 05-07
[职场策略] 领导的本质就是:管理自己,影 05-07
 
推荐企业学堂
[市场营销] 市场营销中的七大障碍
[市场营销] 怎样在“玩营销”的模式下塑
[市场营销] 如果让客户心甘情愿接“被”
[市场营销] 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易忽视的11
[市场营销] 企业营销的终极价值
[市场营销] 营销人,你的客户流失了吗?